北京理工大学陈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陈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截至目前,在我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20人。
【当选院士简介】
陈杰,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动态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研究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并面向应用将在该领域的研究与装备系统建设密切结合,突破了野战阵地信息快速自主获取、多武器平台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等技术难题,所研制出的装备已得到大量列装,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作战模式的创新。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预先研究、型号研制等项目多项。
近年来,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先后出版《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应用》《智能优化的探索—开发权衡理论与方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等专著3部,出版《离散时间控制系统》译著1部。所指导的辛斌博士获第18届“关肇直奖”、辛斌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所指导的查文中博士的学位论文获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所指导的王钢博士的论文获得 2017年Eusipco最佳学生论文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复杂陆用武器的优化、控制与决策”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强约束条件下复杂运动体的协同与控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97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某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军委科技委某领域专家;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担任《系统与控制》丛书副主编、《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Associate Edi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Managing Editor、《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Associate Editor、《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Associate Editor、《火力与指挥控制》副主任编委、《信息与控制》编委、“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201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总名额不超过75名,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产生了533名有效候选人。经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最终选举产生了67名新增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5人。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中国科学院自1994年开始增设外籍院士选举,着力推选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外籍院士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单独推荐或联名推荐两条途径推荐候选人。2017年,经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最终选举产生了16名新增外籍院士。
转发自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具体详见链接:http://www.bit.edu.cn/xww/zhxw/148115.htm